乍一看,九州通2025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是一份“稳定但有进展”的报告。营业利润1193.27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5.2%。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.75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6.46%。但从表面数据分析,却发现利润虚增、资金链紧张、策略执行效率低下、合规风险加大等多重隐患。
1、盈利内容不足:靠非经常性损益来“洗白”业绩
尽管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,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9.8%至14.7亿元。这揭示了公司的盈利增长严重依赖于辅助收入,而不是核心业务真正的“造血”能力。
其中,最大的非经常性利润为处置所得来自发行医药仓储物流REITs,固定净利润4.38亿元。此外,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也分别贡献了1.01亿元和4621.51万元。尽管这些效益是暂时的且难以维持,但它们弥补了公司核心业务的低盈利能力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即使发行REITs后,企业仍需承担租赁相关资产的成本,这将成为未来严重的运营费用,进一步对利润率构成压力。毛利率的持续下滑(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7.76%,同比下降0.2个百分点)也印证了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下滑。
2、应收账款快速增长,现金流仍为负值。
尽管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扩大来看,九州通应收账款余额达到390.9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32.61%,远远超过收入增速。同时,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23.17亿元。虽然较去年同期略有改善,但仍为负值。
这一反差揭示了该公司“收入增长快、资本回收慢”的管理困境。由于资产管理效率下降,应收账款周转率由上年同期的3.67次下降至3.48次,存货周转率也由5.36次下降至4.74次。在“高存贷”的财务结构下,公司货币资金180.69亿元,短期债务128.83亿元,快率仅0.93倍,当前利率为1.25倍。短期偿债能力已经处于压力之中。债务总额同比增长13.2%,资产负债率为68.77%,为行业最高之一。
3、战略执行效率低下,内控漏洞频发
近年来,九州通积极拓展新零售、新医疗、数字化和REIT证券化,但不少企业仍处于“高投入、低产出”的探索阶段。例如,整体代理品牌推广业务增速明显放缓,由去年同期的18%降至4.31%。新零售业务中,B2C EC增速放缓至13%,规模仍有限。九医诊所会员店已达3000家,但尚未产生明显利润,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,数字化成本降低效果未达到预期。财务及内部控制问题频发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5年1月至2025年10月,该子公司涉及军需品串通投标、提供虚假信息、销售不合格药品多重处罚等违法违规行为约20起。这些行为不仅导致多家子公司被暂停资质或永久开除,还暴露出集团管理能力滞后、快速扩张过程中风险管理体系失灵等深层次危机。
结论
九州通的财报表面上增长,但内部却充满焦虑。在核心医药流通业务增速放缓、产业政策趋严的背景下,公司正试图通过跨境业务扩张、资本经营和战略变革寻找出路。但是,除非我们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企业,提高现金流质量,加强内部控制,我们的“繁荣电流”可能不可持续,真正的风险正在我们的数据之外悄然积累。
本文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。
新浪财经公众号
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。更多粉丝福利,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(新浪财经)
